1、吃粽子:古代为了祭祀投江屈原,荆楚之人在农历五月五日将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,为恐鱼而吃,人们想用粽叶包米,外缠彩丝。之后,吃粽子成了端午节的习俗。
2、挂艾草:端午节那天,人们在院门前和屋檐下挂艾草和菖蒲。两者都是中药,蚊子怕这种味道,有驱蚊的效果。由于菖蒲的叶形似剑,古人称之为水剑,说它可以斩千邪。于是人们就把菖蒲刻成了小人、小葫芦等形状,挂在孩子的脖子上,以求吉祥。还可以挂在门楣上,起到驱魔祛鬼的作用。
3、赛龙舟:据说楚国人借划龙舟来驱散江中的鱼,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。古代人在比赛龙舟的时候,在终点设置了鱼标,鸭标,铁标,谁拿到这三个标就赢得了冠亚季军。为使参赛者远远地看到终点,古代人也会在3个标志上用锦缎打蝴蝶结。
4、戴香包:很多地方过了端午节,人们都会戴香囊。香囊外包丝布,系五色丝线,美观,寓意吉祥。有朱砂、雄黄、香药等,具有开窍醒神、化湿醒脾、辟秽悦神的功效。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,它们可以抗菌、预防感冒、抗手足口病等,并且可以防驱虫。
5、系五彩绳:在中国传统文化中,象征五方五行的五种颜色“青、红、白、黑、黄”被视为吉祥色。端午节那天,孩子们必须在胳膊和胳膊上系上五色的丝线,保持安康。端午节早晨,各大人起床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在孩子的胳膊、胳膊、脖子上系上五色的线。系线时,禁止孩子说话。五色线不能随意折断或丢弃。夏天第一次大雨或第一次洗澡的时候,只能扔进河里。